大夫忠告 心脏病发?惊恐发作!

点击:次 更新日期:2007年01月02日
文/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 潘集阳

   在医院急诊室里,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患者出现突发性心悸、心慌和濒死感而被120送入院抢救,但经医生检查, 查无明显阳性病理结果,这类患者常常被医生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心脏神经官能症,长期未得到有效治疗, 有些患者甚至失去工作和生活能力。

  病例:31岁的张先生平时身体健康,很少去医院看病。一个晚上,睡到清晨2点钟左右,突然醒来,感 觉胸闷、呼吸急促、心跳、心慌,全身冷汗,有感到即将死去的感觉。妻子急忙叫救护车将其送到医院急救室。经检查,患者心电图、血压等生命体症无异常发现,医生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开了一些药,让张先生回家。此后,张先生极度焦虑,整天担心自己的身体毛病未被检查出来,先后到市内几家大医院心血管内科、神经科就诊,做了心脏彩超、内分泌等各项检查, 都没有异常发现。之后1-2月里,张先生两次发作,出现同样的症状,送到医院急救,均未发现器质性疾病。由于担心出外病情发作,张先生不敢上班,整天呆在家。一次一位朋友探访,了解情况后,建议他到心理门诊就诊。张先生来到我们的专科门诊,最后被诊断为惊恐发作(急性焦虑发作),服用抗抑郁药物后,焦虑症状控制,以后未出现发作,可正常上班。

什么惊恐发作?
惊恐发作,又称急性焦虑发作,是一种具有慢性病程倾向常见的焦虑障碍。 主要的植物神经性焦虑发作,如感到呼吸不畅可能冲到屋外,大口吸气。发作往往是突如其来的恐惧和担心开始,发作前常毫无迹象,也可以无明确的诱因。发作时有明显的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症状,随著强烈的恐惧,患者感到心跳加快、心悸、胸部不适、呼吸加快、发冷或发热、尿急、发抖、恶心、头晕等。症状持续数分或半小时,更长时间则罕见,此后便逐渐缓解。但发作后仍可有数小时感到紧张、头重脚轻、衰弱无力等。早期阶段,患者发作时可能会认为自己即将死亡,担心心脏病或中风发作。以往曾经有过数次发作的患者,虽明知自己发作后可安然无恙,但由于这种强烈的不适体验,仍可出现濒死的恐惧。
惊恐发作的患病率为1.6-2.2%, 第一次发病在20岁左右。大约1/3-1/2 的长期患病患者病情会反复发作,害怕外出。另外50%的患者伴有忧郁情绪。对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在社区的年轻人中惊恐发作也很常见。外国学者的一个报告表明:3 5%年轻人在接受调查前的1年内有过至少1次惊恐发作,17%在最近3周内有过发作体验。惊恐发作与情绪消沉无关。有趣的是,这些人的一级亲属中惊恐发作的发生率也较高。


如何作临床诊断?
惊恐发作首先要做各种相关检查,如果没有其他的器质性疾病(如心脏病),可按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诊断标准作出诊断,其主要诊断标准有以下几点:
1、以下主要症状持续一个月,一段时间极度害怕或不舒服; 
2、有下列4种以上症状突然发生,并在10分钟内达到顶峰:
(1) 心悸,心慌,或心率加快;(2)全身出汗;(3)全身颤抖;(4)觉得气短或气闷;(5)窒息感;(6)胸痛或不舒服; (7)恶心或腹部难受;(8)感到头昏,站不稳,头重脚轻或晕倒;(9)环境解体或非现实感(感到周围环境不是以前那样)或人格解体(感到并非自己);(10)害怕失去控制或将要发疯;(11)害怕即将死亡;(12)感觉异常(麻木或刺痛感);(13)寒颤或潮热。
3、排除由其它躯体疾患所致,如心脏疾病、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即可诊断。

有哪些治疗方法?
近10年来,医学界对惊恐发作的诊断和治疗的研究有很大进展。如果在内科或急诊科作检查,未发现问题,建议患者到精神医学科治疗。治疗包括认知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
★认知心理治疗
认知心理治疗是针对惊恐发作症状治疗的一种心理训练方法,主要包括:心理教育,持续对惊恐监测,呼吸再训练,针对对躯体感觉歪曲的理解而进行认知重建等。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有抗抑郁药物和苯二氮唑安定类药物。
第一类是5-羟色胺再摄取阻断抗抑郁药物,主要是帕罗西丁,疗程4-12周或更长。
第二类药物是三环类抗抑郁药物,其中丙米嗪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被临床证实对惊恐发作有疗效。
第三类药物是苯二氮唑安定类等,阿普唑仑也是治疗惊恐发作的药物,经过临床验证证明对惊恐发作的有治疗疗效。
惊恐发作患者要注意, 如果不在医生指导下停药,自己停用抗抑郁药物和苯二氮唑安定类药物,容易出现撤药综合症或症状复发,苯二氮唑安定类复发可高达49-74%。
虽然惊恐发作可以治疗,但由于不少临床医生不熟悉其诊断和治疗,故有不少患者未得到及时治疗。建议出现惊恐发作症状的患者到精神心理门诊诊治。

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