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研教育 >> 行为金融学

重组股之王迈克尔·普莱斯

点击:次 更新日期:2015年01月17日

李剑/文

海因证券(Heine Securities)在投资史上地位肯定被很多人低估了,这家美国的公司在上世纪70年代就曾培育了三位投资大师。创始人马克斯?海因暂且不说,另外两位大拿是迈克尔?普莱斯(Michael Price)和赛思?卡拉曼。

卡拉曼在本栏目已经出现过,这期我们着重谈谈普莱斯。

普莱斯被华尔街视为价值型基金经理的代表人物。1951年出生于纽约的他,真正的职业生涯始于海因证券,1975年便追随投资界的传奇人物马克斯?海因学习基金管理。

当时,普莱斯去海因公司求职,海因问他喜欢什么股票,他脱口而出一家处在并购重组谣言中的小公司。“我想马克斯非常喜欢我的言论”,普莱斯回忆说,“他立刻站起来在面试中购买了2万股该公司的股票。”然后对我说:“你什么时候可以开始工作?”

接下来,海因教会了普莱斯在废墟中淘宝,“海因不喜欢大公司,也不喜欢那些被人分析来分析去的公司。”普莱斯认为不起眼的公司更有可能被低估。“华尔街,”他强调说,“是一个为华尔街期刊赚钱的地方,它不会产生好的投资结果。在做投资前你得和华尔街分开来。”

有着和华尔街分开来思想的普莱斯,战绩是在20年时间让旗下基金的规模成长了2600倍,资产达到百亿美元级别。而旗舰基金——共同股份基金(Mutual Shares Fund)在20年间平均年报酬率达20%,比同时期的标普500指数表现高出5个百分点,并超越美国成长型基金及收益型基金表现的平均值达7个百分点。

在接受海因的价值投资教诲后,普莱斯1988年掌管海因公司,也发展出了自己的投资体系。“如果找不到便宜股票,你就等着。”这是迈克尔?普莱斯2006年在哥伦比亚大学给那些商学院的学生演讲时说的话。但是,普莱斯其实并非以耐心出名(虽然他投资时也极为耐心),他最著名的标签是并购重组股。

虽然普莱斯以价值投资为基础,但是他偏好并购、合并、破产、清算等交易,因为他可以在其中利用超低价买进被市场严重低估的资产。他的基金投资生涯中,参与的并购案例不计其数,像是投资西尔斯(后来改名施乐百)、柯达、梅西百货(Macy's)及大通银行(Chase)和华友银行(Chemical)的合并,后来都成为了投资史上的大事。

普莱斯认为,发掘并购重组股机会的过程中,你就能形成股票估值方法。投资前,他总会问自己一个问题:一个信息完备的买家会愿意花多少钱购买整个公司?通过研究并购交易,普莱斯可以找出答案。因为每笔重组并购交易都产生大量文件,这些文件详细记录了交易双方的出价:被收购公司的每项业务到底值多少钱?那些投行尽职调查提供的交易倍数往往就是很好的定价基础。然后,普莱斯会将这些信息积累起来,建立一个信息库,每当他要行动的时候,这个信息库就能够告知他现行并购市场的价格是多少。

实际上,普莱斯并不排除传统的定价方式,例如资产重置法、现金流折现法,甚至是格雷厄姆的净清算法(net-nets)。只不过,普莱斯把这些定价方法作为并购交易定价法的佐证。他更偏爱并购交易定价法,因为它能够提供即时的价格,而这些价格能够反映信息完备的买家对公司的评估和股权溢价。

普莱斯回想自己在70年代中期那些动荡的岁月里的优异表现后认为,他的基金成功主要归因于投资组合结构,他会把大约2/3的资金投入低估值的价值型股票,而另外1/3则被分配到重组股和现金中,其中现金的比例从未低于5%。

资产中现金比例的要求是普莱斯对投资安全性的理解。他说,每笔投资都是交易对手之间的筹码,你们当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胜利总是属于那个更加懂得安全性并且更早认识到它的人。对投资者而言最好的战略是拓宽并加深相关知识的储备。普莱斯专注的并购重组领域使他在审视公司时,能以一个控股买家的眼光看待它们。这些知识储备会随着每次交易和每次股票购买机会的出现而扩展,拥有一个巨大的知识库后,价值投资者就可以迅速地利用一闪而过的机会。

1996年普莱斯将海因证券及旗下基金以6.7亿美元的价格卖给富兰克林基金集团,卖出时的资产规模达到170亿美元。2001年,普莱斯创建了他自己的基金MFP Investors。现在他管理的资金,大部分是他自己的钱,按照最新的福布斯富豪榜统计,普莱斯的个人资产超过13亿美元。 

            

科研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