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和抑郁症——精神生物学研究的结果综述

点击:次 更新日期:2007年04月19日
D.Riemann,M. Berger,U. Voderholzer
Biol Psychol 2001;57(1—3):67—103
 
    睡眠障碍对于大多数抑郁症患者来说很有代表性,属于主要症状。睡眠多导图研究已证明,除了持续性睡眠障碍之外,抑郁症患者的睡眠特征有慢波睡眠减少和REM睡眠去抑制。伴REM潜伏时间缩短、初次REM期延长以及REM密度增高。这些发现诱发了对抑郁症患者和具有其它心境障碍患者进行的许多睡眠研究。同时已建立了几个源于基础研究的理论模型来解释抑郁症的睡眠异常,如睡眠和睡眠调节2期模型、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皮质醇释放因子(GRF/CRF)失衡模型以及非REM和REM睡眠调节交互作用模型。有趣的是,大多数有效的抗抑郁药物抑制REM睡眠。此外,睡眠-醒觉周期的控制,如睡眠剥夺或睡眠期相位前移,减轻了抑郁症状。
    回顾了抑郁症中所有关于睡眠改变的病理生理学理论之后,不得不作出如下结论,即仍然没有完全令人信服的模型可以解释抑郁症者睡眠EEG中的所有典型改变。睡眠研究成为精神病学鉴别诊断有用工具的初哀尚未实现。在不同精神病学人群的众多研究没有最终证实睡眠改变——例如,REM睡眠异常或慢波睡眠(SWS)缩短——和诸如抑郁症之间关系的特异性。但是,对抑郁症睡眠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抑郁症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以及抑郁发作易损性的庞大数据库和硕果累累的理论见解。
    从未来的角度看,REM睡眠研究应与非REM睡眠密切接合,尤其是SWS,以对这两个相互依赖的睡眠状态有更充分的了解。其它值得注意的问题包括睡眠-神经内分泌相互作用。目前,在抑郁症的神经传导、神经内分泌学和长期生物学改变等不同方面极少同时进行研究。此外,与不同领域研究结合的理论也很少。将来也需要进行动物研究以从生物学观点建立并检验人类抑郁症的多维理论。
     此外,与睡眠研究相关的神经影像领域已经提供了关于了解抑郁症及相关睡眠异常的可喜前景。最后,对抑郁症——睡眠相互关系更深入的了解可能来自对所谓“时钟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前的一项研究回顾了与抑郁症中昼夜节律的遗传基础和节律研究有关的文献,并推断抑郁症中24小时节律异常可能与时钟基因的改变有关。

常见疾病